2025年3月2日-14日,院长张笑涛教授参加河南省教师教育类课程境外研修团队,在澳大利亚共聆听了十个专题讲座,分别是:《School Education in NSW—An Overview》(NSW教育部孟祥勍)、《Models of Teacher Education》(麦考瑞大学史文华教授)、《澳洲教育体系与教育职业课程》(UNSW高学松教授)、《澳大利亚如何办大学》(伍伦贡大学习江涛教授)、《人工智能与未业教育》(邹曌博士)、《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GenAI Tools in ESL/EFL Research》(Wei Liu博士)、《幼儿教育与教师培养》(菲尔·兰伯特博士)、《澳大利亚教师教育体系全景解析:师范课程与实践指导制度的系统路径》(Willtian Meng)、《维多利亚大学创新教育模式——模式化教学》(维多利亚大学大一学院院长Loretta Konjarski教授)、《双轨制教育体系——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》(维多利亚大学荣誉院长Robert Pascoe教授)。此外,还集体现场参观了7所高校和2所中学,分别为:UNSW大学、伍伦贡大学、西悉尼大学、悉尼大学、悉尼科技大学、Victoria University、墨尔本大学和Hills Grammar 中学、Doncaster Seconday College公立中学。

通过参加该次教师教育类课程专题研修活动,我们了解了澳洲师范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,更新了教师教育理念,增强了改革创新意识及其紧迫感,明确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动向。特别是结识了国内外众多同行,兼容并蓄,集思广益。反思我省高校师范教育也许还存在以下问题:在课程设置方面,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未能及时纳入课程体系,对新兴的智能教学工具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利用不够充分,学科知识、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整合与衔接不够;在实践教学方面,部分高校师范教育实践环节安排还有待加强,未能达到让师范生充分深入体验教育教学全过程,对师范生的师德体验、沟通合作和教研能力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,“双导师”沟通不畅,无法形成合力,对师范生的实践表现也缺乏严格、细致的考核与评价,等等。

而澳大利亚高校的“以学生为本”的课程设计理念、“注重过程、体现多元”的教育评价方法、“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为主”的模块化教学、“基于社区、资源、物理三空间整合”的未来教室、“追求学术、艺术、技术完美融合”的课堂教学……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冲击。但是这些理念、方法、方式如何应用于我校,如何建立数字化课程资源,如何进行研究性教学,如何实现有效教学,如何推动学校向理工院校转型中师范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,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思和践行的持久课题。(图文:李征 审核:张笑涛)